2018年4月19日 星期四

孩子不乖,大人情緒也暴衝!

有些爸媽發現孩子不乖,想要管教孩子時,自己莫名衝動情緒的火一把升了上來,因而噴出一些自己做不到的「狠話」,心理師提醒爸媽自己不會做的事就不要說出口,以免既沒有做好身教示範,又造成親子關係上的信任感懷疑,得不償失!

News:「男童馬路上疑遭趕下車,阿嬤還要他去給車撞」
一名疑似遭到阿嬤趕下機車的男童,在大馬路上追著阿嬤,當阿嬤停在路口等待紅燈時,男童才好不容易追上去。但男童卻只敢站在機車後方,不敢上車。這時候,轉頭看到男童的阿嬤,卻語出驚人地說「你就站在那邊給車子撞」,隨即緩緩起步將車騎走,讓男童再次追著機車跑…。
 

孩子行為喚起大人過往經驗

聯合諮商所新竹分院心理師吳昱德以美國精神科醫師Daniel Siegel提出的大腦概念切入,新聞事件中的大人與孩子都已經進入「爬蟲類的大腦」,這一部分的腦從出生就發展完全,用來維持生存、保護自我、逃開或反擊敵人、不會經過思考的自動反應,沒有辦法使用前額葉或皮質來理性思考處理、分析事情。此時大人或許是因為孩子的行為或情緒而喚起過往經驗之中的挫敗、恐懼或害怕,因此,使用外在攻擊方式發洩在孩子身上,大人已無法辨識這個行為的危險性。
 
生存本能靠近親人
從新聞事件來看,有些爸媽十分困惑那個男孩為何被趕下車後還想要前進靠近阿嬤,吳昱德心理師解釋,原因在於當下周邊沒有認識的人,眼前的這個阿嬤是男童唯一認識的親人;以生存機制的本能來說,現場沒有一個讓孩子覺得可以信任安全的對象,雖然阿嬤的行為或阿嬤這個人會讓他感到害怕、恐懼,但這又是過去一路以來照顧他,讓他感覺有愛的人。因此,不得不往前進靠近阿嬤。
 
呆住反應表達恐懼
為什麼男童接近阿嬤之後,卻又不上車?因為男童不知道阿嬤接下來會對他做出什麼反應,所以呈現出爬蟲類的腦,也就是呆住,因為不知道下一步會被怎麼對待,只能以呆住的反應來表達對於心中可能出現的恐懼或害怕的反應。
 
 

明知道做不到,就不要說出口!

很多父母都習慣說「狠話」,像是再不乖就把你趕下車,對於大人明知道說了不可能做到,卻還是對孩子說出口這一件事,吳昱德心理師認為,爸媽應該自行調整教養態度。在調整過程之中,爸媽需要辨識自己的狀態,這與「噴火龍家長」具有十分類似的性格,包含:
1.從小到大都在這種恐嚇教養之下成長,從自身經驗之中學習到此教養法,因而也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發現效果很好,可立即奏效。
2.東方文化的生活環境多半較為忙碌,爸媽缺乏時間與耐心來瞭解孩子的行為狀況,於是採用嚴厲教養,讓孩子快速改變行為。
3.在教養態度上有一個特質是「反覆無常」,有些爸媽對孩子發完脾氣後就後悔了,事後對孩子展示愛他的心,但下次遇到類似狀況,又會發起脾氣,如此反反覆覆不斷重複。
4.對於規範及設定界線上的彈性較少,爸媽沒有辦法看到孩子受到各種發展條件與生理狀態的影響。
 
爸媽在理智上都知道應該要理解、接納以及與孩子溝通,不過一旦有一個類似刺激行為出現,直線式的反應就是情緒爆炸,而在威嚇的管教方式之下,孩子也只好順從回應。
 
變化無常裂出不信任感
即便是年紀再小的孩子也是會觀察,倘若爸媽時常說一些明知道做不到,卻還是拿出來恐嚇孩子的句子,例如:「媽咪不愛你」、「我不理你了」,時間一久,孩子發現爸媽是放羊的孩子,總是說一套做一套,也會衍生出另外一套機制來因應父母的模式。此外,孩子也會察覺到大人給予的衝突與矛盾──一下子像是火爆龍一樣的對我、過一會兒又像是熊媽媽一樣的抱我,與大人之間的信任就會出現懷疑,不安全感因而產生。
 

孩子真的好皮,爸媽如何控制衝動?

其實大人應該也知道落下狠話這樣做是不對,但孩子真的很皮是事實,氣不過的大人如何克制自己的衝動情緒?以及如何處理孩子的教養問題?
 
Step1、先深呼吸,不做任何反應
通常的建議會是先離開現場,不過,礙於現實情況,若只有一位大人與孩子的情況,大人想要離開如大賣場或餐廳的公共場合可能會讓孩子有些危險。因此,吳昱德心理師告訴爸媽,因為不知道孩子的哪一個行為會觸動到自己的情緒界線,當下提醒自己「深呼吸」,並保持沈默,不與孩子對話,不管孩子怎麼哭鬧,只要抱著他、看著他就好。
 
吳昱德心理師提醒,從孩子的安全角度來看,大人的體型及力氣都是強而有力的,而孩子屬於弱勢的一方,雖然即便某種程度上,大人的情緒斷了線,就跟孩子很相像,但還是有能力可以再回到正常範疇。
 
爸媽必須告訴自己當下不要使用情緒與孩子對話,保持沉默不說話是安全的做法,否則通常一開口說話,就會有更多的殘局需要收拾。此外,孩子會觀察爸媽對於自己行為的反應,根據爸媽的反應進而選擇增強或減緩行為的程度,因此,希望爸媽此刻先不要再有任何反應為佳。
 
 
Step2、溫和堅定,反覆簡單字詞
當爸媽調整好自己的呼吸之後,再以堅定、溫和、速度放慢的語氣,使用簡單的字詞不斷地重複告訴孩子──「現在不能買!」、「現在不可以!」之類的句子。
 
語氣溫和堅定
希望爸媽不用情緒與孩子對話,否則孩子只會看到爸媽突然變得很可怕,注意力本來就很短暫的孩子從自己做錯事立馬轉移到爸媽的情緒之上,根本就忘了自己剛剛做了什麼事。
 
簡單易懂字詞
只需要給予孩子運用簡短字詞就好,但許多爸媽面對孩子不理講鬧脾氣時,會開始滔滔不絕地解釋「上次我們講好了阿~……」。事實上,這時候的孩子是聽不進去的!原因在於孩子被自己的情緒控制了,同時也可能被火爆的爸媽的情緒大量淹沒,孩子的注意力沒有辦法持續專注與理解一大串的解釋,又加上未滿5歲的孩子,其理性及邏輯思考能力尚未健全…等因素均不適合於當下解釋。
 
當下不解釋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給予爸媽自己及孩子多一些時間來平靜,否則當爸媽與孩子溝通說明之後,發現效果不如自己所預期時,怒火恐又再度燃起,接下來便重複出現威脅、恐嚇及打罵的反應。
 
不斷重複內容
正如前文提及,孩子正處於情緒之中,聽不進爸媽的話語,唯有透過不斷重複的內容,提醒孩子注意,溝通才可能有效果。
Step3、心平氣和再來處理問題
當爸媽感覺到自己可以心平氣和地與孩子說話時,便能開始處理孩子的問題,先探問孩子心情為何?可以討論事情了嗎?再問問孩子是否知道剛剛發生了什麼事情?過程之中怎麼會生氣?如果事情再來一次,可以怎麼做?
 
記不住是正常的!
通常孩子的回答會是「不知道!」,然而爸媽很容易聽到「不知道」這三字,又引爆生氣點--「我不是跟你說過很多遍了?為什麼你還是記不住呢?」吳昱德心理師提醒,孩子記不住是很正常的!連大人也很常同一件事被提醒了2、3次還是會忘記,更何況是孩子的記憶、注意力還在發展中,想要孩子記住必須透過重複的規範與模式從中學習。
 
累了餓了都有影響
此外,雖然1歲多的孩子就會說話,但是通常要到2歲多以後才能夠清楚語言的意義,所以,要求孩子在爸媽講過1、2次之後就完全瞭解大人表達的語意,這是有困難的,也是不太合理的期待。除了與記憶和專注力有關,還涉及生理狀態──會不會餓?想不想睡?吳昱德心理師指出,年紀越小的孩子,其睡眠及飢餓因素深深著影響他們的情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