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7日 星期五

母乳哺育不頭痛!泌乳妙招大公開

台灣近年的母乳哺育率,已從20年前的20%攀升至60%,如此大幅地成長,顯示出「母乳哺育」的觀念已逐漸成為新世代媽咪育兒的普世價值。然而另一方面在進行母乳餵哺所發生的挑戰及困難,卻仍是許多媽咪在育兒時的夢魘及壓力。因此這個月育兒特別邀請國際認證資深泌乳顧問黃資裡進行訪談,期許更多媽咪們都能輕鬆又快樂地走在母乳之路上。

母乳哺育前媽咪必知5件事

1. 顏色、濃度皆不同,營養價值不打折! 
研究證實母乳除了內含豐富的水分、蛋白質、乳糖、維生素、礦物質外,更含有能夠帶給寶寶保護力的免疫球蛋白,以及促進幼兒腦細胞發育的重要物質。黃資裡顧問進一步指出,産後母體頭幾天所分泌的乳汁,又可稱作初乳,其顏色大多偏黃色,由於成份中的脂肪含量較高,因此整體而言較為濃稠,含有相當豐富的營養及抗體,是寶寶剛出生時絕佳的營養來源。產後7~10天左右,母體奶水會從初乳轉變為成熟乳,而成熟乳又可分成前奶及後奶,前奶看起來偏灰、水分含量較高;後奶則看起來較白、脂肪含量比較多,此外兩者濃稠度比起初乳相對較稀水。黃資裡顧問提醒千萬可別以濃稠度判斷母乳的營養價值,對於孩子來說不論什麼階段的母乳其營養成分,絕對都符合嬰兒的生長所需,此外寶寶都夠在喝母乳的過程中,吸收並獲得來自於母體的抗體,增強體內的抵抗力。
 
喝母奶比較省錢?
市面上配方奶價格居高不下,喝母奶真有比較省錢嗎?黃資裡顧問表示,有些家庭,為了讓孩子能夠在完善的環境中進行母乳哺育,因而選擇投入經費採購相關用品及器具,而這些花費及開銷也確實相對可觀,因此喝母乳有沒有比較省,這可能就要看每個家庭的價值觀及選擇而定。不過喝母乳應該是最自然、輕鬆的一件事,只要方法得宜,其實無需使用太多的配備。
 
 
2. 來自母體100%安全的寶寶餐點
近年來台灣食安危機頻傳,因此凡是能夠吃下肚的,總是特別令人關注及重視其生產製作過程,尤以提供給新生兒的食品(如:配方奶粉)而言,更是需要進行嚴格管控及把關。黃資裡顧問表示食安問題可說是無所不在、防不勝防,我們更可觀察到許多新聞事件中,許多食安問題總是在經過食用一段時間後,才宣告食品在製作的環節中遭受污染,但此時有毒食品對於人體所累積的傷害,恐怕已不是食品全數銷毀或下架就能夠弭平(如:2008年中國製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中,對於嬰兒日後成長的健康影響甚廣)。建議爸媽與其讓孩子陷於食安的高風險處境中,倒不如讓他們從出生就選擇以母乳來做為其主要營養來源。原因在於母乳中特殊的營養成分(如:免疫球蛋白、促進腦細胞發育物質),並非是一般嬰兒食品、配方奶能夠替代,母體在進行母乳分泌的過程中,更可說是完全零污染的最高品質,無須如食品製作時一般,考量及顧慮不同的污染風險(如:化學物質添加、水源問題⋯⋯等),因此在提供給寶寶食用時,母乳除了具有高營養價值,也同時具備了高安全性的特質。
 
 
3. 最適合新生兒腸胃道吸收&消化
新生兒的腸胃道發展並不完全,必須隨著出生後的成長變化,逐漸發育才得已成熟完整。因此在寶寶的腸胃系統尚未成熟前,任何食物都很有可能造成寶寶腸胃不適,甚至引起消化不良、腹瀉⋯⋯等症狀,而唯獨母乳不會引起寶寶發生這些問題。黃資裡顧問表示由於母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為乳糖,較容易分解為葡萄糖,除了對於鈣吸收有輔助效果外,對寶寶而言更不容易引起腸胃道過敏反應,同時也較好消化及吸收。
 
 
4. 母奶哺餵增強0~1歲寶寶的安全感
喝母奶不僅對寶寶身體健康有益,對於他們的心理及情感需求發展,也有很大的影響及幫助。黃資裡顧問指出,滿足孩子的安全感需求,對寶寶而言十分重要。由於寶寶在媽咪孕期的280天內,都以蜷縮身體的方式生活在媽咪的肚子裡,而肚皮中除了是個無光的世界外,在寶寶身體周圍還佈滿了羊水,以及外層的羊膜、肚皮保護著,因此寶寶對於肚皮外世界的聲音、光線⋯⋯等感受,可說是沒有那麼直接。
 
但當媽咪進入分娩狀態,並透過子宮的收縮擠壓作用將胎兒從體內產出,就在那一瞬間寶寶原本必須蜷縮的身體得已生長,同時周遭充斥著在肚皮世界裡從未感受到的聲響及亮光,這對於寶寶而言絕對是無比驚恐,毫無安全感的一個過程。因此我們在寶寶出生後,應當盡可能滿足寶寶的需求。黃資裡顧問指出0~1歲階段的寶寶,最主要的依附及安全感來源,一個是所謂的吸吮;另一個則是擁抱。
 
當媽咪依據寶寶的需求,將他們擁入懷中進行母乳哺育時,孩子便能夠在充滿母愛的懷抱中,透過吸吮媽咪的乳房得到最強烈的依附及安全感。
 
 
5. 喝母奶的寶寶有自信且較不易哭鬧
黃資裡顧問表示醫學臨床研究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們將剛出生約1.5小時的新生兒,放在媽咪身上約90分鐘進行觀察,結果這名新生兒在這實驗的過程中,幾乎沒有任何哭鬧情況發生。另外90分鐘將新生兒轉放在嬰兒床上時,便發現孩子在實驗的過程中,出現斷斷續續的哭鬧現象。此外研究人員也嘗試另一種實驗,時間仍以90分鐘為限,新生兒要分別在媽咪身上以及嬰兒床上各待45分鐘,而這次的實驗結果仍與第一次相同。由此便可以斷定,透過母乳哺育的方式除了能夠滿足寶寶的生理需求外,更可讓他們處於相對穩定的情緒狀態中。此外更有統計指出親餵的寶寶長大後,他們總是比一般的孩子來得較有自信,這則是與嬰幼兒階段的口慾期發展有無被滿足有較大關係。
 
隆乳對於母乳哺育有影響嗎? 
近年來醫美整形手術在台灣越來越普及,許多女性為了能更展現女性的魅力與風采,便希望藉由隆乳手術增強自信心。不過進行過隆乳手術後的乳房適合進行母乳哺育嗎?黃資裡顧問表示透過植入填充物(如鹽水袋)方式進行的隆乳手術,基本上並不會影響母乳哺育。不過如果媽咪擔心哺乳期間,可能因為乳房中的填充物,導致漲奶時容易產生不適、擠乳時不慎破裂等⋯⋯問題發生時,建議可先以手術方式取出填充物後再進行母乳哺育。

親餵好還是瓶餵優?全觀點大剖析

在開始進行母乳哺育前,媽咪可能會處於親餵與瓶餵間的拔河拉鋸,猶豫不定到底哪一種方法才是進行母乳哺育最好的方式。其實親餵與瓶餵之間無所謂的優劣,由於每個媽咪的家庭及環境因素皆不同,但只要是經過全方面的考量,並且在兩者間找到最適合自己及家庭的方式,即是進行母乳哺育時最好的方式。此外黃資裡顧問更以泌乳專家的經驗,替大家整理出親餵、瓶餵兩大方式各別要注意且留意的部分,並提供最簡易的方法解答因為不同哺育方式,可能會出現的常見問題。
 
 

關於親餵媽咪的Q&A

親餵適合哪種媽咪?專家:全職媽咪最佳!
在產後選擇留職停薪,或是請育嬰假在家陪伴孩子成長的全職媽咪,就可以親餵的方式哺育寶寶。黃資裡顧問表示由於此類型的媽咪,除了是寶寶的主要照顧者外,與寶寶相處的時間也比非全職媽咪多,因此選擇親餵確實在育兒上是比較便利的方式。
 
決定親餵寶寶後要做哪些準備呢?
決定以親餵寶寶的方式哺育後,媽咪最重要的就是替自己在哺育前做足心理準備。因為媽咪很有可能在剛開始的7~14天中,為了配合寶寶的日常生活作息,而歷經一連串睡不飽、身心疲憊等生理狀態。黃資裡顧問表示如同超人般的哺育生活並非是寶寶天性難伺候,而是由於他們在剛出生的7~14天間的生理作息並無邏輯及規律可言,有可能在親餵的過程中發現孩子總是不停要奶但吸吮沒多久就又睡著,甚至清醒與睡眠時間的比例落差懸殊,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們正在嘗試適應。建議媽咪別執著在一定要按照時間讓寶寶進食與睡眠,此外在進行親餵哺育的過程中,請給予寶寶多一些時間累積及適應,讓寶寶找到與世界最舒適的相處方式,如此更有助於建立起屬於他們的作息規律。
 
 
親餵的寶寶較容易吃不飽?
由於親餵較難估算寶寶到底吃進多少奶量,因此在親餵過程中許多媽咪總覺得,寶寶不停哭鬧要奶的頻率很高,而這一切是否與吃不飽有關係呢?黃資裡顧問表示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2種角度來分析:
 
從新生兒的生心理層面來看
以剛出生的新生兒來說,他們的生心理尚未處於穩定的狀態,因此很有可能發生一個小時前吃飽喝足入睡後,半個小時卻突然清醒哭鬧的狀況,但這一切並非是他們沒有吃飽,而是寶寶在找尋及適應世界的方式。像是被媽咪抱在身上,還是要聽到媽咪的聲音?或是透過吸吮的方式⋯⋯等,尋求一個舒適的感覺或是得到安全感。
 
親餵怎抓量?透過算尿布數即可!
試想一下一出生才幾千公克重的寶寶,他們一餐能夠吃下多少份量呢?黃資裡顧問指出,新生兒的胃容量頂多5c.c至10c.c的奶量就足夠,因此我們無須煩惱孩子一餐間到底需要吸吮多少母乳,只要寶寶想喝就給他們喝即可。此外若媽咪還是很擔心寶寶的進食狀況,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方式,即透過寶寶一天內所換的尿布重量數進行判斷,因為母乳帶有豐富的水分,因此只要寶寶有進食身體內便有消化,自然就會透過尿液及排便的方式排泄。
 
 
乳頭破皮流血怎麼辦?
諮詢國際泌乳顧問 改變寶寶含乳方式
親餵媽咪最常發生的問題就是乳頭破皮的狀況,黃資裡顧問表示乳頭破皮的原因,與寶寶含乳姿勢正確與否有很大關係,建議媽咪可尋求國際認證泌乳顧問進行諮詢,以便調整寶寶含乳姿勢改善。
 
母乳具有消炎療效 可塗抹至破皮部位
黃資裡顧問指出母乳具有消炎療效,建議可將所分泌的乳汁塗抹至乳頭破皮處及乳暈範圍,等到塗抹周圍風乾後再將胸罩穿上即可。
 
乳頭破皮還是能持續哺育
許多媽咪擔心有傷口在乳頭上,是否會導致出來的母乳遭受細菌污染呢?對此黃資裡顧問表示媽咪的母乳及血液都是無菌的,因此若破皮狀況沒有非常嚴重,還是能夠進行母乳哺育,即使奶水有些粉紅也都還是健康無虞的母乳。
 
 
3 Check Point 改善寶寶含乳問題
除了親餵前的心理準備要做足,媽咪也不妨選擇經由政府認證的母嬰親善醫院進行生產,因為當孩子一出生後,這類型的醫院便會有專業的醫護人員,教導父母關於新生兒照護的基本知識與新知。或是透過諮詢泌乳顧問、參與爸媽教室、閱讀育兒相關書籍⋯⋯等,及早累積自己與另一半對於母乳哺育的相關知識。在此黃資裡顧問也整理出親餵含乳3大要點提供給媽咪們參考。
 
1. 舒服&無痛是哺育首要原則
身處於網路資訊快速且豐富的世代,現代媽咪只須谷歌一下,以不到幾秒鐘的時間,各式哺育含乳的姿勢圖片便輕鬆地呈現在眼前。不過提醒媽咪無論是什麼樣的含乳姿勢,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媽咪在讓寶寶進行含乳或吸吮的那一刻,自己一定要覺得是舒服且無痛的狀態。黃資裡顧問表示寶寶含乳吸吮的過程,媽咪是不會感覺到任何疼痛或不適的,且在進行哺育時母體內的褪黑激素會自動分泌,因此時常會發生一邊哺餵一邊打盹的狀況,若是媽咪在母乳哺育的過程中,感覺不適或疼痛,那就表示寶寶含乳的姿勢不正確喔。
 
2. 寶寶含乳範圍從乳頭擴及乳暈
當寶寶的含乳範圍不夠廣,有些寶寶只含住乳頭部位時,自然在吸吮過程中媽咪就容易感覺不適,久了就有可能發生乳頭破皮等狀況。黃資裡顧問指出,如此的含乳姿勢不但會使媽咪乳頭受傷、疼痛,乳房所分泌的乳汁更無法在吸吮過程中產出,寶寶正確含乳的範圍應是從乳頭擴及至乳暈,如此一來便能夠避免因含乳不正確而造成乳頭疼痛、破皮的問題發生。
 
3. 哺育過程由寶寶主導而非媽咪!
在進行母乳哺育時含乳的主導權主要是落於寶寶身上而非媽咪,提醒媽咪別企圖將乳頭硬塞入寶寶口中嘗試,或是選擇在寶寶哭鬧時進行哺餵。黃資裡顧問表示,媽咪其實無須擔心寶寶是否不會含乳,因為女性乳暈周圍散布著一些像粉刺般的小顆粒(媽咪千萬別以為這些顆粒是痘痘而企圖摳掉它!),其實它們是一種皮脂腺,除了分泌油脂、保護乳頭及乳暈外,還會分泌特殊的氣味,而這便是能夠提供寶寶找到含乳方式的重要提示。
 
乳頭太短或凹陷不影響含乳好壞
若含乳姿勢是正確的,乳頭在寶寶口內的延展範圍,最長可延伸至寶寶咽喉的部位。因此黃資裡顧問表示無論媽咪的乳頭較短或是較平坦,甚至是凹陷型的乳頭,基本上都與寶寶含乳好壞無太大關聯。唯一比較可能有影響的反而是乳頭太長的類型,由於這類型的乳頭有可能在寶寶含乳範圍較深較廣時,使他們在吸吮時咽喉容易被乳頭觸發嘔吐反射。
 
 
嘗試很多次寶寶就是不喜歡親餵怎麼辦?
部分媽咪在嘗試親餵或是在瓶餵切換親餵的過程間,會發現到寶寶似乎有抗拒親餵的舉動(如哭鬧、不吃⋯⋯等),因此浮現出難過及失望的心情。黃資裡顧問表示,網路上有些資訊會教導媽咪以餓孩子的方式迫使寶寶想要喝母乳,但這樣的方式最終只會造成兩敗俱傷。由於寶寶抗拒親餵並不是不喜歡,而是他們忘記有母乳這件事,所以不懂得如何張大口進行含乳。建議媽咪可在寶寶清醒時,讓自己先平躺在床上並將衣服拉開,再將寶寶以趴式放至胸口前的位置。黃資裡顧問解釋,由於媽咪的乳房會散發出一種只有寶寶聞得到的氣味,這便會促使寶寶開始進行探索,等到他們熟悉周遭環境後,便會做出抬頭及張口的反射動作,此時的寶寶就是在練習含乳的動作。提醒媽咪這個練習動作約莫10至20分鐘即可,初階段以一天一次為上限,循序漸進大約持續一至二個禮拜後,許多寶寶便可成功開始親餵。
 

關於瓶餵媽咪的Q&A

瓶餵是職業媽咪全母乳的好選擇!
雙薪家庭比例日漸增高的現代社會,許多媽咪總是在寶寶順利從肚子中卸貨後,不到60天內就立即回到原有的工作崗位。由於工作關係而無法長時間陪伴在寶寶身旁給予親餵哺育,因此許多媽咪心中難免冒出:「是否要放棄全母乳哺育?」的念頭。黃資裡顧問表示母乳哺育並非一定要透過親餵才算,透過瓶餵的方式仍是很棒的選擇,不但能讓寶寶在全母乳的狀態中成長,也能夠吸收到最完整豐富的營養。
 
 
職場集乳挑戰多?復職前調整擠乳週期來改善!
即將開會前夕硬卡到擠乳時間、或是繁忙的工作狀態導致難以準時擠乳⋯⋯等問題,都是許多職場媽咪的集乳心聲。黃資裡顧問表示職場集乳確實挑戰很多,建議媽咪可以透過調整體內泌乳時間來進行改善。由於母體對於乳汁分泌的次數、多寡,皆是源自於大腦與身體間的供給原理,因此在進行調整時,如原本平均每3小時需要擠乳一次,可嘗試多延長0.5小時再擠,而這樣的方式通常在持續3~4天便會有所成效。不過由於每個人的身體狀況略有差異,因此調整擠乳週期最佳的時間點,建議在復職前就可先進行規劃、調整,成效及結果也會比較好!
 
 
機器擠乳比較快速又便利嗎?
無論是手動還是電動擠乳,基本上只要媽咪自己覺得擠乳起來輕鬆、順手,那麼就是一個又快又便利的方式。不過黃資裡顧問仍建議,媽咪若狀況允許,還是以手動擠乳的方式為優先,原因在於這樣的方式在擠乳過程中是相對溫和的,在擠乳速度上也並不遜於電動擠乳;若習慣用電動吸乳器擠奶的媽咪,也建議以手動與吸乳器兩者交替使用,意思是先以手擠1~2分鐘,再使用機器3~5分鐘,輪流交替使用的方式可預防乳頭因機器的過度刺激而造成傷害。對此黃資裡顧問提出一篇國外研究文獻提供給大家參考。研究指出當寶寶生長已到足月階段時,媽咪所供給的奶量基本上已經趨於穩定的狀態,此時只要擠乳方式正確,就算是以手動的方式擠乳也能夠在短短10分鐘內,將乳房中約91%的母乳量擠出,因此可別有用手擠乳就是較慢的錯誤迷思喔!
 
電動擠乳器到底該不該買?
市面上的電動擠乳器不僅品牌數量多,價格上也相對可觀。不少媽咪經常陷於天人交戰的選擇習題中。黃資裡顧問表示,不同品牌的電動擠乳器在不同人身上的使用經驗皆不同,因此擠乳器的好用與否見仁見智。建議媽咪在購買前,可事先詢問身旁的媽咪朋友,是否有同樣品牌的擠乳器可提供親身試用,避免買到不適合的擠乳器。不過提醒媽咪在試用前、後,都必須將擠乳器放進奶瓶消毒鍋中,進行完整的消毒及清潔喔!
 
 
母乳保存越多越好?7天是最完美的庫存量
奶水豐沛對寶寶而言是種幸福,但是當母乳連自家冰箱都存放不下時,母乳的保存問題則變成是種惡夢,因此到底要擠多少存多少才最合適呢?黃資裡顧問建議,母乳的最佳安全庫存量建議為一週,若以平均滿足月孩子的奶量來計算,一天約可吃下720 c.c的奶量,因此一週量則約5000 c.c至6000 c.c。若媽咪發現家中冰箱冷凍庫的總奶量,已經超過孩子一週可能會吃下的奶量時,建議媽咪可開始進行減量囉,原因在於超量儲存的母乳新鮮度會日漸降低之外,儲備母乳所使用的耗材(母乳保存袋),不僅價錢可觀外也不經濟實惠,此外存放的空間(家中冰箱)是否充裕也是另一大問題。
 
 
加熱母乳的水溫幾度才剛好?
溫熱母乳時請留意水溫別太高,由於高溫可能破壞母乳成分中的免疫球蛋白,如此一來母乳變失去其寶貴價值。因此黃資裡顧問建議,溫熱母乳時運用50度至60度之間的水溫,將冷藏至4度C的母乳放進馬克杯(或鐵杯)中進行隔水加熱(約3~5分鐘),待母乳溫度升高至25度C至27度C即是最剛好的溫度。
 
不給也不要!自己的母乳自己餵
黃資裡顧問表示母乳庫在接收捐贈母乳時,除了會對媽咪進行嚴格的篩選外(如抽血、問卷調查⋯⋯等),對於媽咪的擠乳、保存及運送的過程更是嚴格把關,但所捐贈的母乳數量仍僅有7成多會被採用。因此若一般的媽咪未經母乳庫篩檢,便隨意將自己的母乳贈予其他寶寶食用時,很有可能因為擠乳、保存過程的不潔淨引發寶寶不適外,嚴重還可能將本身的疾病風險(如B型肝炎)帶原給他人。
 

就是不出「奶」!5招破除母乳危機

1. 怎麼壓都沒反應!莫非手動擠乳器失靈?
許多媽咪反映手動擠奶器很難用,原因不外乎手很痠痛之外,擠出的奶量也不多。依據黃資裡顧問多年來的經驗觀察,她發現問題的原因並非是擠奶器難用,而是媽咪使用擠乳器的方式錯誤,例如無間斷地按壓擠乳器的幫浦,誤以為如此便能夠快速將乳房中的奶水擠出。黃資裡顧問表示,正確使用手動擠奶器的方式應該是按照寶寶吸吮的規律進行按壓(如:按個2~3下後,稍微停一下之後再繼續),如此一來擠乳器才能夠透過壓力原理將乳房中的奶水順利擠出。一般來說在進行擠奶過後,媽咪應該就會感覺到乳房變得有些柔軟,而這樣的訊息則顯示乳房中的乳汁目前已被擠出,因此我們切勿操之過「擠」,而是需要一段時間讓乳房進行休息。
 
 
2. 最佳擠乳姿勢:趴著比坐著來得好!
除了懂得使用擠乳工具外,擠乳姿勢也是奶水能否順利擠出的一大關鍵!大多數媽咪在擠乳時,總是擔心奶水在擠乳過程中會不小心滴落至外處,因此時常都以上半身向前傾微偏左(右)的坐式為主。但黃資裡顧問指出這樣的姿勢長期下來,不但會造成媽咪肩頸部位的負擔外,握擠乳器的手及維持身體重心的腰部,也很容易因為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而感覺痠痛。建議媽咪在擠乳時可找一個有高度的桌子(如:家中的梳妝台、吃飯的餐桌),然後將枕頭墊在桌面後將頭俯趴至枕頭上。這個姿勢除了能舒緩媽咪的肩頸、腰部的不適感外,更使得乳房垂落幅度增加,乳腺自然地被拉長延展,如此一來媽咪擠乳時就能輕鬆又便利。
 
 
3. 引發奶陣效應體內催產素是關鍵 
在媽咪進行擠奶或哺育時,大腦中的腦垂腺會分泌一種「催產素」激素,當擠奶、哺育的狀態越舒服,血液中的催產素就會升高,此時就會引起所謂的「噴乳反射」,也就是所謂的「奶陣」,不過這樣的奶陣並非是長時間持續,通常是誘發過後會維持1~2分鐘後停歇。黃資裡顧問表示,當媽咪在擠乳或哺育的過程,發現奶水似乎比較難出來時,我們便可以透過以下4種方式激發催產素,讓擠乳哺育較為順利。
 
*用手輕柔輕壓乳頭及乳暈周圍,透過這樣的方式不但可喚醒體內的催產素,也可防止媽咪的乳房因為擠乳或哺育受傷。
*擠乳或哺育的過程中,請先生輕輕在媽咪的頸部進行舒緩按摩,也是有效提升催產素的方式。
*擠乳過程中若發現奶量忽然停止時,便可起身站立後將上半身往前傾約45度,以雙手捧胸的方式晃動乳房,便可將乳腺末端的乳汁藉由晃動移動至前端。
*媽咪的心情與腦中催產素的激發息息關係。好心情會使媽咪體內的催乳素激增,促進擠乳及哺育時的順暢;壞心情則會抑制體內催產素,進而導致減產的困境。
 
 
4.定期擠乳是避免乳腺炎之上策
根據統計產後兩個月的媽咪是發生乳腺炎的高危險群,原因在於此階段的媽咪可能正面臨復職困擾,所有的生活節奏變得相對混亂,因此很容易因為擠乳時間不規律而引發乳腺炎。除了上述原因之外,黃資裡顧問表示另一常見的乳腺炎,則是由於外力的不當介入像是用手推擠乳房力道過猛,或是胸罩鋼圈引起乳房不適所造成。建議媽咪若要避免乳腺炎發生,擠乳時間調配絕對是一大關鍵,此外在進行母乳哺育的過程中,盡量溫柔地對待自己的乳房,在夜晚睡眠時可以運動內衣替代鋼圈型內衣,減少對乳房長時間的刺激與不適,若真的不幸發生乳腺炎,提醒媽咪第一時間絕對要尋求醫師進行診斷。
 
 
5.均衡飲食+好心情=順利哺餵母乳
做完月子後,少了月子餐的輔助,是否會造成奶量的減少呢?黃資裡顧問提出,國外曾經做一個研究,研究人員將一般飲食均衡的媽咪與輕度營養不良的媽咪相互進行比較後,發現兩者間無論是奶量或是成分均無太大差異。由此可知飲食對於母體本身的產乳並無太大關聯性,只要媽咪維持均衡的飲食習慣,對於任何食物秉持著不多吃也不少吃的態度即可。此外前面也有提到催產素並不只有生理機制會影響,媽咪在面對哺育母乳時的心態及心情更是一大關鍵,我們應該適度地放鬆自己,別將過多的壓力及期待往自己身上壓,如此您的母乳之路才會走得更快樂、更順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